政策助力 拓展农业全链条
作者:常州到北京物流 上传时间:2023/12/4 浏览次数:
如今,广饶县粮食、设施蔬菜产业正在朝着全环节数据可视化、管理规模化、作业无人化方向发展,数字化生产场景拓展到农业产业全周期,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从传统机械替代人工作业,从规模化种植再到数字化赋能,广饶以数字化农业提质增效,升级进入新阶段。
政策助力 拓展农业全链条
一大早,在祺顺粮食仓储物流有限公司的厂房里,负责人贾立勇一边检查设备,一边和委托代储存玉米的农户沟通着玉米烘干情况。多年前,贾立勇还是李鹊镇的一名粮食经纪人,后到外地做起了粮食贸易。近年来,他看到家乡广饶作为北方重要的粮食集散地已呈现产业集群化的新态势,并且出台政策鼓励返乡创业,决心回到广饶。在政府1400万元项目资
金支持下,他建起了粮食仓储流通公司,做强粮食全产业链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这立筒仓里装着的是今年大获丰收的玉米,包括农户卖给我们的和代储存的,厂区还配套了原料仓、烘干塔、冷藏间等,通过低温储粮技术,确保粮食储存安全。”贾立勇说。
粮食仓储流通强,自然带给了农户种粮的底气,由于粮食收储上具有体量优势,仓储公司还发展订单农业,引导优质小麦规模化种植。“汇通粮食有限公司是一家粮食仓储公司,现在还为我们提供黑小麦种子,并以每斤高于普通小麦市场价3毛钱的价格进行收购,我们只管种,压根儿不愁卖。”刘军对从种到收全产业链的订单农业模式很是满意。
“公司优质小麦订单种植面积达40万亩,并带动1000余名粮食经纪人从事粮食收购、流通,每亩至少增收130元。同时,可以实现一键装卸、称重、烘干、保温、保湿,粮食仓储损耗比传统方式降低30%。”汇通粮食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岩说。
广饶县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于天生介绍,像祺顺、汇通这样的粮食仓储流通企业全县共有5家,面粉加工企业30家,年加工能力达120万吨。依托几家农业龙头企业,粮食全产业链得以升级。2021年,山东省小麦产业被评为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广饶县作为产业链建设中重要一环榜上有名。
粮食全产业链的发展升级得益于政策扶持。自2018年起,广饶县每2-3年出台一个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文件,通过财政支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每年投入5000-6000万元支持育种育苗、生产基地、仓储设施、科研院所、加工流通、融资机构等经营主体,今年又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县的若干政策措施》,确保
政策不断线。
“我种田十余年了,机械化播种和精细化管理是我的种粮秘诀,今年玉米大获丰收,亩产达1500斤。同时,这些年真切感受到政府对种粮农户的支持,购置的农机政府补贴三分之一,大家都觉得种田大有前景!”雅文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贾国栋谈及种粮滔滔不绝。
冬意渐浓,而大棚内仍是生机盎然,一串串小西红柿宛如红玛瑙般挂在枝头,圆茄已到收获的时节,通过自动滑道运输装车。“2015年,我开始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政府持续提供项目资金支持设施蔬菜产业改造升级,种植规模才得以不断扩大。现已流转370亩土地建设现代高标准日光温室蔬菜大棚,收益持续增加。”大王镇后稷家庭农场负责人韩军说。如今,大王镇已形成从育种到销售、“从种子到筷子”全要素畅通的蔬菜生产流通网络,成为当地及周边地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截至目前,广饶县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94家,土地规模化经营率、订单农业覆盖率均达到85%以上,从“单打独斗”的小农户种植变为“抱团取暖”的产业集群化发展,成效显著、硕果累累。
联农带农 做强农业新经济
“很多人问我,大学毕业后返乡投身农业后不后悔,我也无数次问自己,答案都是‘不后悔’。”李悦悦2016年大学毕业,在“雁归广饶”人才回引活动中,她看到了家乡农业发展的广阔空间,毅然决然返回家乡创立了怡丰农业。如今,“归来雁”已变为“领头羊”,怡丰公司建成大王镇高端集成蔬菜育种育苗示范园,年收益近1000万元。“自己富起来不
够,带动乡亲们一起富才有意义。”李悦悦说。
在怡丰公司大门口,“没有围墙的共富工坊”几个大字引人注目。“我们无偿扶持周边村民发展蔬菜种植,并提供技术指导、销售服务,让老百姓轻装上阵、凭实力增收。”李悦悦说。
“我们村蔬菜以小户零散种植为主,加入‘共富工坊’之后,种植技术有了支撑。”大王镇杨璩村党支部书记杨春喜说,“通过怡丰集中提供种苗和技术支持服务,菜农种植的蔬菜品质有了保障,户均年增收3万元。”
刘清海介绍,广饶县构建了以怡丰这样的“链主”企业为核心、上下游企业为配套、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纽带、农户广泛参与的全产业链企业群。支持核心企业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构建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分享价值链增值收益。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支撑农业强县建设的有效路径。‘合作社+家庭农场’‘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模式将周边农户嵌入发展链条,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广饶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宋金栋说。
“我把自家12亩土地流转给雅文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每年有1.8万元的流转费作为保底收入,在合作社里干农活每年有6万元工资,不需要外出务工奔波,收入还大大提高!”李鹊镇梨园村村民贾光新喜笑颜开。
高港村惠泽果蔬种植合作社则通过引导农户土地入股,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合作社现有社员76名,每年根据地类按每亩600、800、1000元的标准给社员分红,去年农民共获得分红2万余元。